春季是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,关乎最终的产量与质量。做好这一阶段的田间管理职业,能够有效促进油菜生长发育,保障丰收。
春季气温回升,油菜生长加快,及时中耕除草特别必要。中耕可疏松土壤,进步地温,增强土壤透气性,促进油菜根系生长。同时,有效清除杂草,避免杂草与油菜争夺养分、水分和阳光。中耕深度一般以3 – 5厘米为宜,遵循“行间深、根旁浅”的规则,防止损伤油菜根系。
合理施肥是春季油菜管理的重要环节。在油菜蕾薹期,要重施薹肥,以氮肥为主,搭配适量钾肥。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 – 15千克、氯化钾3 – 5千克,促进油菜薹茎粗壮、分枝增多。对基肥不足、长势较弱的油菜,可适当增加施肥量;生长旺盛的油菜,则可减少用量,防止贪青晚熟。同时,在油菜花期,进行叶面追肥,喷施0.2% – 0.3%的硼砂溶液和0.2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,补充硼、磷、钾等元素,进步油菜的结实率和千粒重。
春季雨水增多,田间容易积水,影响油菜根系生长,甚至引发病害。因此,要及时清理“三沟”,即厢沟、腰沟和围沟,确保排水畅通,做到雨停田干。对于地势低洼、排水不畅的田块,更要加强排水管理,避免渍害发生。同时,在干旱时,也要及时灌溉,保持土壤湿润,满足油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。
病虫害防治是春季油菜管理的关键。春季油菜易发生菌核病、霜霉病、蚜虫等病虫害。对于菌核病,可在油菜初花期,每亩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– 150克,兑水50 – 60千克喷雾防治;霜霉病可用72%霜脲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– 800倍液喷雾。防治蚜虫,可选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– 2000倍液,每隔7 – 10天喷一次,连喷2 – 3次。要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方针,加强田间巡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防治。
及时摘除油菜下部的老叶、黄叶和病叶,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,降低湿度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同时,对于生长过旺、出现倒伏倾向的油菜,可进行适当的培土,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