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蓝作为常见蔬菜,栽培管理中诸多环节都会影响其产量与质量,需要精细把控。
甘蓝品种多样,应依据当地气候、土壤条件以及种植季节选择适宜品种。春甘蓝需选抗寒性强、早熟的品种;夏甘蓝要耐热、抗病;秋甘蓝则需兼顾高产与耐储存性。选好优质品种,是栽培成功的基础。
甘蓝适宜在肥沃疏松、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种植。播种或移栽前,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,深度约20 – 30厘米,打破犁底层,让土壤疏松透气。同时,施足基肥,一般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 – 3000千克、氮磷钾复合肥30 – 40千克,将肥料与土壤混匀,为甘蓝生长提供充足养分。
甘蓝播种育苗时,要把握好播种时刻。春甘蓝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播种,夏甘蓝4 – 5月,秋甘蓝6 – 7月。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,如温汤浸种,将种子放入50 – 55℃温水中浸泡15 – 20分钟,可有效杀灭病菌,进步种子发芽率。育苗床土要疏松肥沃,播后覆盖1 – 2厘米厚的细土,保持土壤湿润,促进种子发芽出苗。当幼苗长至5 – 6片真叶时,即可移栽定植。
移栽时合理密植,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。一般早熟品种株行距30×40厘米,中晚熟品种40×50厘米。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,促进幼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,进步成活率。
甘蓝生长期间,需根据不同阶段合理追肥。莲座期,以氮肥为主,搭配适量磷钾肥,每亩追施尿素10 – 15千克、复合肥5 – 10千克,促进植株叶片生长;结球期,增加磷钾肥用量,减少氮肥,每亩追施高钾复合肥15 – 20千克,同时可叶面喷施0.2% – 0.3%磷酸二氢钾溶液,每7 – 10天一次,连喷2 – 3次,促进叶球紧实,进步质量。
甘蓝生长需充足水分,但不耐涝。保持土壤湿润,避免积水。干旱时及时浇水,特别是结球期,对水分需求大,不能缺水。雨季及时排水,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系腐烂。
甘蓝易受菜青虫、小菜蛾、蚜虫以及霜霉病、黑腐病等病虫害侵袭。防治时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方针,优先采用农业防治,如合理轮作、清除田间病残体等。物理防治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、小菜蛾等害虫。化学防治时,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,选择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防治,确保甘蓝质量安全。